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初二语文试题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正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10-18 22:17:02]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初二语文试题   阅读:8802
概要: 概要: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1)小信未孚()(2) 小大之狱()11.下边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又何间焉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B.战则请从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公将战将子头与剑来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17题。(9分)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标签:八年级语文试题,http://www.kuaixue5.com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小信未孚(  )  (2) 小大之狱(  )

  11.下边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又何间焉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

  B.战则请从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公将战将子头与剑来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17题。(9分)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1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

  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为百姓患(  )  (2) 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kuaixue5.com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8~19题。(3分)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18.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1分)

  19.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

  (一)阅读《轻放》一文,完成 20~24 题。 (19 分)

  轻放(安宁)

  ⑴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 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 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⑵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 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⑶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⑷我笑,“可不是人 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⑸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便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⑹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⑺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 ,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⑻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试题八年级语文试题初中学习 - 初二学习 - 初二语文 - 初二语文试题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