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初二文言文《杜甫诗三首》基础练习及答案(二)» 正文

《杜甫诗三首》基础练习及答案(二)

[10-18 22:17:02]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初二文言文   阅读:8766
概要: 概要:《杜甫诗三首》基础练习及答案(二)一、给下列词语注音岱( ) 眦( ) 簪( ) 逾( )二、文学常识填空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3、《 》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 》和《 》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三、默写1、岱宗夫如何?________。2、________,浑欲不胜簪。3、暮投石壕村,__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4、夜久语声绝,________。天明登前途,________。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造化钟神秀( )决眦( )家书抵万金( )( )浑欲不胜簪( )五、阅读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1、解释
《杜甫诗三首》基础练习及答案(二),标签:八年级文言文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杜甫诗三首》基础练习及答案(二)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岱(  )  眦(  )  簪(  )  逾(  )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3、《  》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  》和《  》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
  
  三、默写
  
  1、岱宗夫如何?________。
  
  2、________,浑欲不胜簪。
  
  3、暮投石壕村,__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天明登前途,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造化神秀(  )
  
  决(  )
  
  家书抵万金(  )(  )
  
  欲不胜簪(  )
  
  五、阅读
  
  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词语:
  
  附书至(  )  新战死(  )  未去(  )  犹得(  )
  
  2、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⑴戍(  )________ 戌(  )________ 戎(  )________
  
  ⑵衰(  )________ 哀(  )________ 衷(  )________
  
  3、为选段划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4、用原文回答问题:
  
  ⑴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
  
  ⑵说明战争之惨烈:________________
  
  ⑶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
  
  ⑷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_
  
  ⑸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
  
  5、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
  
  “________”,揭示主题。
  
  六、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四川剑阁以南,指梓州一带。唐朝都城长安在剑阁东北。当时以长安为中心,所以剑阁以南称剑外。蓟北:现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那里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1、解释下列词语。
  
  ⑴妻子:
  
  ⑵纵酒:
  
  2、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
  
  3、诗中哪个词语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4、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要分析。

www.kuaixue5.com

  【参考答案】
  
  一、dài zì zān yú
  
  二、1、子美;少陵野老;唐;现实主义
  
    2、唐;盛;衰
  
    3、望岳;春望;石壕吏
  
  三、1、齐鲁青未了
  
    2、白头搔更短
  
    3、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4、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
  
  四、钟:聚集; 眦:眼角;书:信; 抵:值; 浑:简直。
  
  五、1、书:信;新:最近;去:离开;犹得:还能够。
  
    2、⑴戍shù,戍守;戌xū,壬戌;戎róng,戎马一生。
  
      ⑵衰shuāi,衰老;哀āi,悲哀;衷zhōng,无动于衷。
  
    3、①②③‖④⑤‖⑥第一层:三男戍边,二男战死。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4、⑴三男邺城戍  ⑵二男新战死  ⑶出入无完裙  ⑷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⑸听妇前致词
  
    5、安史之乱
  
  六、1、⑴妻子和儿女  ⑵纵情饮酒
  
    2、剑外忽传收蓟北
  
    3、“收蓟北”;抒发了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当诗人一听“收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涕泪满衣裳”──欢喜得泪流满面,以泪写喜,更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最生动的写照。“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流喜泪而呈喜态,写出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由呈喜态而放声高歌、纵酒痛饮。“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由欣喜若狂到迫切思归。最后两句仍然写“还乡”,是想像中具体的回家路线,更让人想见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全诗喜始喜终,一贯到底,给人以强烈的快意。


Tag:初二文言文八年级文言文大全初中学习 - 初二学习 - 初二语文 - 初二文言文
上一篇:《杜甫诗三首》基础练习及答案(一)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