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调查报告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正文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10-18 22:35:41]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调查报告   阅读:8967
概要: 概要:这些活动点的活动项目基本坚持长年不变,占总数的78.1%,有13.3%的活动点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有8.3%的活动点有随体育潮流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向。 (三)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活动场所 由于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场馆的开放又带有盈利目的,加之城乡居民享受体育设施进行活动的权利的意识相对淡薄,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依然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数的71.2%,比1996年上升了0.6%。能利用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只占28.8%。 (四)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组织管理 我国的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一半以上为锻炼者自发组成的,占总数的60.3%。其他依次为:居委会帮助组成的占总数的13.8%,各类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占6.6%,体育行政部门帮助组成的占6.3%,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帮助组成的占4.6%,民办公助的占4.6%,各级工会组织的占2.6%。活动点的管理主要由锻炼者自主管理,占总数的63.8%。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中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活动点由1996年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标签: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kuaixue5.com
  这些活动点的活动项目基本坚持长年不变,占总数的78.1%,有13.3%的活动点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有8.3%的活动点有随体育潮流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向。


  (三)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活动场所
  由于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场馆的开放又带有盈利目的,加之城乡居民享受体育设施进行活动的权利的意识相对淡薄,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依然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数的71.2%,比1996年上升了0.6%。能利用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只占28.8%。


  (四)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组织管理
  我国的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一半以上为锻炼者自发组成的,占总数的60.3%。其他依次为:居委会帮助组成的占总数的13.8%,各类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占6.6%,体育行政部门帮助组成的占6.3%,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帮助组成的占4.6%,民办公助的占4.6%,各级工会组织的占2.6%。活动点的管理主要由锻炼者自主管理,占总数的63.8%。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中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活动点由1996年的3.7%增加到2000年的6.6%,但所占比重依然很小。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对体育行政部门有很大的依赖性,对体育协会的作用还缺乏认识,认为体育行政部门应对活动点进行管理的,占总数的23.3%,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体育协会自身的宣传和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
  各活动点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锻炼者所交的会费,占经费来源的47.5%,其次是街道、居委会拨款,占12.4%。活动站的经营收入仅占3.7%。


  (五)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
  在调查的348个活动点中,有151个活动点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占43.4%。在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活动点中,有75.5%的活动点有1-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4.5%的活动点有3名以上(包括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男性占48.6%,女性占51.4%。


  三、关于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一)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客观原因
  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诉主观原因依次为:第一,缺乏兴趣,占30.2%;第二,认为"没有必要",占6.8%;第三,认为自己"身体较弱,不宜参加体育活动",占6.4%;第四,学生时代就不喜欢体育活动,占6.0%;第五,认为"体育活动不适合自己的举止行为",占1.9%;第六,担心他人讥笑,占2.3%。
  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诉客观原因依次为:第一,缺少时间,占53.8%;第二,缺少场地设施,占34.9%;第三,精力不足,占29.8%;第四,缺乏经费,占16.8%;第五,“不懂锻炼方法”和“场地远,不方便”,均占12.9%。与1996年相比,时间与场地设施的问题依然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问题。


  (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断体育活动的情况
  在1997年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口进入青年时期后,尤其是离开学校后,有中断体育活动的现象。在2000年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并出现逐渐加剧的趋势。在中断体育活动的人口中,20岁以下者占68.7%,30岁以下者占90.5%,与1996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8.0%和11.7%。
  调查发现,有38.7%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准备在条件合适的时候重新参加体育活动,有37.9%的人表示今后仍然不打算参加体育活动,有23.4%的人尚在犹豫之中。


  四、关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体育
  (一)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情况
  我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依然以非经营性的体育场所为主。2000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有8.8%的人曾到经营性体育场馆去进行过体育消费,比1996年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以中青年、高文化程度人群为主,16-35岁年龄段的占63.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9%。
  家庭体育消费在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中所占比例较小,在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的十一项消费支出中,子女教育费用依然是家庭最主要的支出,占15.9%。购买体育比赛门票和购置体育器材分别占7.4%和4.4%,居第五位和第九位。
  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平均为397.42元。2000年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体育消费依次为:购买运动服装鞋帽,平均204.37元;购买体育器材,平均92.09元;去场馆参加活动,平均56.78元;订购体育图书,平均26.28元;购买体育比赛门票,平均17.85元。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能力有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的关系,两极差距较大,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居民全年平均体育消费1378.63元,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全年平均体育消费119.28元。
  调查显示,对经营性体育娱乐场馆的门票,城乡居民目前能承受的价格10元以下(包括10元)的占75%,10元以上的占25%。与1996年10元和10元以上的占15.5%相比,有较大提高,但相对来说还比较低。


  (二)我国城乡居民余暇时间的支配意向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31.6%的余暇时间用在家务劳动上。本次调查将我国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分为15类,前5位的排序为:第一,看电影、电视,占23.8%;第二,阅读书报,占14.1%;第三,会客聊天,占12.9%;第四,棋牌活动,占10.8%;第五,体育活动,占5%。


  (三)不良嗜好情况
  在城乡居民中喜欢饮酒的占26.2%,有抽烟习惯的占34.5%。比1996年都略有所上升。这是影响我国公民健康状况的主要不良生活方式,这一情况农村组明显高于城镇组。在接受调查的人中,已有16.4%的人意识到要改掉不良的嗜好,以维护自身的健康。


  五、群众体育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对全民健身工作是满意的,对今后群体工作的要求和愿望依次为:第一,要求建立配套的体育场所,占26.8%;第二,加大对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占16.9%;第三,希望能有专人指导体育锻炼,占16.3%;第四,希望建立健全群体的法规政策,占15.2%;第五,希望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占13.8%。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上一篇:国民体质监测问卷调查内容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