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关于我市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 正文

关于我市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

[10-18 22:35:41]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调研报告   阅读:8655
概要: 概要: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近期我部就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调研表明,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切实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开展农村“小学教”活动和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党的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逐步形成了一个适合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的思路,即,以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以建好各类宣传文化阵地为基础,以壮大各类文化队伍为保障,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更加注重亲民、便民、利民,积极组织、全力支持开展能使农民群众得到娱乐、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内容健康的文艺活动。以此为基础,随之而来的是我省农村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一个以生动活泼、丰富多
关于我市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标签: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http://www.kuaixue5.com

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近期我部就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调研表明,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切实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开展农村“小学教”活动和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党的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逐步形成了一个适合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的思路,即,以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以建好各类宣传文化阵地为基础,以壮大各类文化队伍为保障,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更加注重亲民、便民、利民,积极组织、全力支持开展能使农民群众得到娱乐、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内容健康的文艺活动。以此为基础,随之而来的是我省农村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一个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自娱自乐、自我教育为特点的农村文化活动的可喜局面。目前,全市农村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3个,凤台县推剧团、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毛集东方花鼓灯艺术团;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学校1所,乡镇文化站39个,农村文化活动室37个,农村图书室45个,农村影剧院3个,农村电影放映队28个,省“双百工程”示范点3个。全市各乡镇普遍成立了文化体育队伍,如各种民间艺术团、秧歌队、锣鼓队、龙灯队、健身队等。毛集镇建成了全国文明乡镇,夏集镇、舜耕镇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荣誉称号,另外全市还有8个市级文明村镇。
  二、突出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深深感到,我市在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阵地少了。由于对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阵地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宣传文化阵地萎缩较为严重。目前全市各乡镇都有文化站,但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大部分存在“一个人,一间房,一桌一凳一公章”的“五个一”的窘境,很难有所作为,并且文化站多数都在乡镇政府大院内,成了机关活动室,农民只能“望站兴叹”。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出现滑坡。过去遍及农村的广播现在所剩无几。村级农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更是寥若星辰,大部分村都没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甚至文化下乡,到一个村竟找不到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放电影,就更谈不上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添置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造成群众业余以麻将、扑克为伴,影响了乡风文明和社会治安。
      二是管理乱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滞后,现有的广播站、影剧院、文化馆、图书室等设施简陋,有的已破旧不堪,且利用率不高,管理存在失控现象,少数()图书馆、文化站、广播站名存实亡。个别文化设施里面缺少文化内容,有的活动用房被挪用、挤占。场馆资源闲置浪费与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的现实矛盾较为突出。
     三是队伍散了。农村文化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队伍不够稳定,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力量薄弱,而且在乡镇机构改革时又被大幅度精简。宣传文化专干专而不专,缺少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学历普遍偏低,年龄偏大,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缺乏开展文化活动的经验、知识,专业化水平低,难以胜任工作需要。同时宣传文化专干兼职过多,有效投入宣传文化工作的精力、时间太少,常常是“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
     四是活动虚了。虽然我们反复强调“围绕”、“紧贴”,但实践操作中总是“围不住”、“贴不紧”,形成不了整体,“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说各重要”的“两张皮”现象仍较严重。在座谈和走访中,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宣传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重宣传、轻过程,重形式、轻实效。导致群众积极性不大,热情不高,有抵触情绪。
     二、 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主要原因:
      一是重视不够。一些县区、乡镇领导对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和工农业工作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因而对宣传、贯彻、落实有关规定政策重视不够,致使宣传文化工作始终在低水平上运行。
     二是投入不足。由于市、区两级财政只能保吃饭、保运转,近几年对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的投入很少,乡一级财政基本上拿不出专门的文化活动经费,致使有些农村基层开展文化活动陷于无阵地、无资金、无队伍的状况。
     三是体制不顺。县乡机构改革后,乡镇宣传文化站归乡镇管理,县区文化部门业务指导,对宣传文化站的约束力很小,“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工作开展的难度增大。
      四、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我市农村宣传文化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和改进: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工作。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使其真正认识到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工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切实做到“五个纳入”,即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以此从根本上增强宣传文化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为农村文化改革、发展、调整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确保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地向前推进。

[1] [2]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上一篇:关于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