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培植我县支柱财源调研报告» 正文

培植我县支柱财源调研报告

[10-18 22:35:41]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调研报告   阅读:8801
概要: 概要:**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耕地168万亩,人口76万,其中:农业人口64万,辖14镇10乡,359个行政村,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提出了“建设工业强县、发展六大产业、实施项目带动、加快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并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扩大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建设,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培植财政增收的新亮点,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县国民经济基本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财政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壮大,“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目标实现了新突破。但是,具体分析近几年我县财政收入的现状,收入总量偏小、增长速度缓慢、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典型的“农业型”、“吃饭型”财政仍然困扰和制约着我县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财政形势很难令人乐观。因此,大力培植支柱财源,增加税源,促进财政增收,对于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难局面,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和全县“十一·五
培植我县支柱财源调研报告,标签: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http://www.kuaixue5.com

**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耕地168万亩,人口76万,其中:农业人口64万,辖14镇10乡,359个行政村,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提出了“建设工业强县、发展六大产业、实施项目带动、加快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并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扩大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建设,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培植财政增收的新亮点,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县国民经济基本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财政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壮大,“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目标实现了新突破。但是,具体分析近几年我县财政收入的现状,收入总量偏小、增长速度缓慢、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典型的“农业型”、“吃饭型”财政仍然困扰和制约着我县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财政形势很难令人乐观。因此,大力培植支柱财源,增加税源,促进财政增收,对于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难局面,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和全县“十一·五”目标的实现,已显得至关重要。

一、收入现状及财源特征

20xx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0760万元,较上年37800增长7.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822万元,占预算的111%,同比增长22%,其中国税局完成2103万元,地税局完成5800万元,财政局完成919万元。从收入构成来看,其中:第二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65.1%;第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13.1%。分行业来看,财政总收入中第二产业:电力提供17540.5万元,占43%,煤炭开采3556.6万元,占8.7%,建材(水泥)业1898万元,占4.7%,建筑业2912.6万元,占7.1%,纺织业287.6万元,占0.8%;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提供1050.9万元,占2.6%,住宿和餐饮业444.7万元,占1.1%,批发和零售业2560.9万元,占6.3%,信息传输(电信)433.1万元,占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6.5万元,占0.9%,房地产业218万元,占0.5%,金融业71.3万元。从当前全县财源现状分析,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农业主体财源消失。2000年我县的农业“四税”达到4220多万元,占到当年财政收入的37.6%,由于国家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从20xx年起取消农业特产(!)税,此后又停征农业税,直接导致了我县财政收入锐减,而农业财源的主体地位也随之消失。

(二)重点企业对财政收入起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县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企业转轨重组、规模扩张,同时加快国退民进步伐,逐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救活和诞生了一些骨干企业。如陕西华电**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xx、20xx年税收总额分别达18606万元、16973万元;蒲白矿务局20xx年及20xx年分别为1393万元、1806万元;银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20xx年及20xx年分别为196万元、217万元。此外,一些重点企业已走出低谷,对财政的贡献率也呈增长趋势。

(三)民营经济已成为财政增收的新亮点。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招商引资,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xx年,全县民营企业总户数发展到733户,注册资金6.5亿元,投资人员1259人,从业人员13146人,民营经济对财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如陕西尧柏集团**分公司20xx年上缴税收总额645万元,20xx年实现1192万元。

(四)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过大。20xx年,财政非税收入达719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2%,财政收入增长质量不高。

二、财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源建设的总量不足。从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xx年,全国是20%,全省约19%,而我县仅为8.3%,这一差距充分反映了我县经济运行整体水平仍然很低。从我县财政自给率的对比情况看,20xx年地方财政收入计划为792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计划33449万元,财政自给率仅为23.6%,而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和各项补助,这些都说明我县财源建设的总量严重不足。

2、财源建设的效益不高。近几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很大,而全县财政收入同口径相比,每年都有所下降。投资的大幅度增长与转化为财税收入的下降极不协调。培植地方财源的作用短期还未得到有效发挥。

3、财源建设的稳定性不强。近几年,比较稳定的税源主要集中在电力、煤炭、建材、纺织、电信、交通运输、建筑业及饮食服务业,原有比较稳定的农业税收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已不复存在。同时,我县主要是群体财源,现有工业企业中,年提供财政收入上亿元的有1个,上千万元有2个,上100万元的仅有6个,多数企业都是以“小作坊”式经营为主,产品竞争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没有一个上市公司,更没有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能拿得出手的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知名企业,加之,我县资源性开采和加工企业受政策性和市场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如曾是我县主导税源的“五小”企业,由于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和环保条件差,被相继关闭;号称中华一绝,被国家列入“星火”计划的烟花爆竹也因生产运营不规范被停产整顿。特别是我县电力、煤炭、水泥等优势行业企业受限制生产等诸多因素影响,生产难以正常,税收任务更加难以保证。

4、财源建设的亮点不多。在农业产业上,目前,我县已建成的几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处于发展之中,未形成财源“气候”,工业上,新办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在建设期和投产初期要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石羊集团和尧柏集团,虽然投资巨大,产值也很大,但税收比重很小。其它在建和扩建的项目对财源的贡献目前还不能显现,财政缺乏支撑,财源缺乏亮点是财源建设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三、加强财源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关键是要固本开源。在继续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加大支柱财源的培植力度,增强财政增收的后劲。

1、在思路转变上求财源。

一要强化工业财源的观念。欠发达地区财源建设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农业财政、工业财政、第三产业财政。三个阶段的依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财源建设带有规律性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县财政还处于农业财政向工业财政的转型过渡期,必须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的观念。工业兴、百业兴,工业强、财政强。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的工作思路,抓住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下功夫做大做强工业财源。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抓好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按照“一园一策、各具特点、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三园三区一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和软硬件设施,把园区建设成为商家抢滩登陆的投资宝地。同时,充分发挥园区的载体平台作用,逐步构建政府集中管理、集中服务、业主集中开发新机制,促使工业项目向园区有效聚集,提高工业经济集约发展水平,促进项目集群、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二是精心培育市场,集中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大力扶持电力、煤炭、建材、花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特

[1] [2]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上一篇:市委书记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