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正文

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01-16 13:47:13]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教学工作计划   阅读:8108
概要: 概要:知识要点:1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6月3日)(1)在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应着重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2) 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位置,进行改编应用题地训练。2、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6月3日)(1) 使学生能够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 数量关系,熟练地选择计算方法解答简单应用题。( 2) 复习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允许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3 、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6月4日)(1) 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正确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2)不仅要重现应用题数量关系地训练,也要重现帮助学生建立检验的意识,掌握应用题验算的方法。4、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6月4日)(1)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等量关系式,并依关系式列出方程(2)重点训练是抓住题中最重要的等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式(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答有很大区别。注意习惯上用算术法的逆向思维。加强引导,以防学生思维定势。5、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
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标签: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学校教学工作计划,http://www.kuaixue5.com
知识要点:
1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6月3日)
(1)在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应着重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位置,进行改编应用题地训练。
2、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6月3日)
(1) 使学生能够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 数量关系,熟练地选择计算方法解答简单应用题。
( 2) 复习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允许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3 、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6月4日)
(1) 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正确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2)不仅要重现应用题数量关系地训练,也要重现帮助学生建立检验的意识,掌握应用题验算的方法。
4、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6月4日)
(1)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等量关系式,并依关系式列出方程
(2)重点训练是抓住题中最重要的等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式
(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答有很大区别。注意习惯上用算术法的逆向思维。加强引导,以防学生思维定势。
5、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6月5日)
(1)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着重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一是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是弄清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使学生弄清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6、用正反比例的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6月6日)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着力训练学生准确观察题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没有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根据性质列出比例式的能力。
7、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6月7日)
(1)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四、量与计量 (第15周 6月10日-----6月14日)
知识要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公制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面积、地积单位;掌握面积,地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复习面积、地积单位间的进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而不是10的道理。
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 常用的重量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掌握常用的公制的重量单位,掌握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5 、 常用的容积单位与相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6月11日)
(1)升、毫米虽然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有联系,但绝不是说容积就是体积,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2)区别好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树立正确使用相关计量单位的意识。
6、 常用的地积单位(6月11日)
掌握地积单位间的进率
7、常用的时间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1)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2)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强对进率的记忆。
8、 名数的改写(6月10日)
(1)着重化聚方法的复习,特别是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的化聚的方法。
(2)提高学生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能力。
五、 几何初步知识(第16周 6月17-----6月21日)
知识要点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6、17)
(1)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6、17)
(1)加深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掌握角的分类,并能运用工具画出所要求的各类角。
(2)教学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纠正学生把直线看作是平角或周角的误识。要从角的意义出发,看待平角或周角。
3、认识垂直与平行(6、17)
(1)能使用工具比较熟练地画出与一条直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垂线和平行线。
(2)学生能够正确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4、三角形的认识。(6、18)
(1)掌握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
(2)能够正确地找出与某一个底相对应的高(重点)
5、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征。(6、18)
(1)认识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特征。
(2)要注意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复习。
6、认识对称图形。
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6、18)
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6、19)
(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需充分发挥教材中网络图的作用,使学生对平面几何面积计算能形成结构。
8、认识圆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6、19)
(1)认识圆的特征。
(2)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9、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以及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6、20)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
(2)理解它们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10、在进行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的复习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地使用各个数位和单位名称。
(2)在需取近似值时,要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3)允许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
六、简单的统计(第17周6月24—28日)
知识要点:
1、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6、24)
(1)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
(2)能够熟练地解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教学工作计划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