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推进基层社和县以上企业改革,一些历史遗留的深层次矛盾得到化解。上半年,全省供销社正确面对伴随着改革暴露出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在机制创新、增强活力上进行大胆实践和探索。市供销社通过与公司和农行等债权人协调,共化解债务17亿元,理顺职工与企业劳动关系1.4万人,对具备条件的46户企业实行了“两个置换”和“三项制度改革”。市供销社走开放办社之路,逐步实现由“管企业”向“管资产、管人员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到4月份,他们提前两个月完成了上半年改制任务。
在基层社改革方面,县的做法扎实有效,试行了产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的办法。在运作过程中,他们与新的法人签订了3年合同,约定在3年内要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并以自己家的房屋产权作抵押。改革前,一个基层社每年向县社缴纳管理费1万元,现在通过竞标每个社达到8万元。市供销社在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障碍较多的情况下,主推四种模式,有条不紊推进基层社改革:一是创建龙头企业改造型。对有资产、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基层社,采取扶持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办法,增强其服务和带户功能,进而实现改造目的。二是以合作经济组织改造型。对服务功能尚存、有一定物资供应、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能力的基层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兴办专业社或专业协会。市现有53个基层社采取了这种办法。三是兴办连锁超市改造型。洮北区平安镇供销社利用这种模式发展超市经营,形成了食品、化妆品、粮油、农资、医药等五大类近万个品种、70多个配送店、年销售额350万元的经营规模。四是按照经济区域整合型。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过去按照行政区划设立的基层社布局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三农”的实际需要。对此,市社采取以中心集镇社兼并偏远落后社、撤社设店的对策,全市有1O个基层社被兼并重组。
为了全面掌握系统工作进展情况,自今年4月份以来,省社组成了7个调研组,由党组成员带队,深入全省9个地区、31个县(市)、70多个基层社以及120多个协会和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从反馈情况看,各地除上述几项工作进展快、势头好之外,年初部署的招商引资、化肥供应、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工作也都在稳步推进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上这些工作成果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社党组,向大家表示真诚的谢意!
当然,在看到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那些制约或阻碍着全系统改革发展的问题。一是有些同志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在改革遇到挫折、发展遇到障碍时,缺乏迎难而上、发奋拼搏的精神,致使市州之间、县区之间改革发展不平衡,有差距。二是工作作风不踏实。浮在上面的多,深入基层、研究或发现问题的少。三是基层社的经济效益与其所处的地位不成比例。仅以今年上半年统计数字为例,占全省独立核算企业59% 的614 个基层社,销售收入仅占全系统18亿元的19%;盈利14万元,仅占全系统盈利数的1.3%。同时,一些基层社处理了债务和人员包袱之后,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出路;有的基层社改革思路不清,凭自身的力量很难起死复生。因此,夯实基础、强化基层社建设迫在眉睫。
二、明确主攻方向,在事关全局发展的关键环节做重点突破
(一)以夯实基础为目标,以改造、新建为手段,迅速掀起新一轮基层社改革热潮。今年5 月,总社专门召开了基层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基层供销社是我们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是直接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的基本环节,对全系统起着基础性、全局性的支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省、市、县和基层,我们既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相同的角色,又在历史考验面前有着生与死的共同命运。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在全系统改革发展的十字路口,树立起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放弃幻想和顾虑,举全行业之力抓好基层社改革。
第一,改革的方针和原则。要以总社提出的“新建与改造并举、以新建为主”为原则,坚持做到“四个不动摇”,即:“高举合作制旗帜不动摇;坚持办社宗旨不动摇;坚持开放办社不动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动摇”。总的方针是,无论怎样改革和调整,也要确保“三个不能丢”,即:“服务阵地不能丢,优秀人才不能丢,有效资产不能丢”。坚决反对那种不负责任的分资产、走人员、丢业务的做法。
第二,改革的办法和措施。根据我省情况,首先实现“三个放开”,即:“放开入社资格,放开入社资本,放开使用人才”。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每个基层社的不同情况,试行改造或新建“五社”的办法:
中国 教育资源→网www.kuaixue5.com1、新建中心社。根据区域优势,吸引龙头企业加盟,对规模小、实力弱、面临生存危机的基层社撤社留店,合并重组,在大集镇组建辐射范围广、服务功能强的中心社。
www.kuaixue5.com2、新建专业社。引导那些经营萎缩、长期亏损的基层社根据当地资源优势,重新组织、联合、引导农民特别是农民经纪人、产销大户和社会力量,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类的专业合作社,把发展专业合作社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广泛开展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进而实现新建基层社的目标。
3、发展连锁社。引导基层社与强势零售企业联合,引进连锁经营业态,把基层社改造成连锁经营网络终端。
4、改造综合服务社。通过对村级综合服务社、“双代店”及其他网点的改造,采取自办、职工领办、与村委会联办、与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合办等方式,把基层社改造成多功能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5、改造或组建股份合作社。参照磐石市社的做法,按产权方式及出资人职能,利用供销社的资产,吸收原基层社职工以及农民、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入股,把基层社改造成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
为了在相对较短时间内把我省基层供销社的改革切实抓出成效,这次会议省社下发了《关于加快基层社改革重组的意见》(讨论稿),向各地推荐了不同途径、不同形式的改革办法和具体要求,各地要根据基层社的不同情况,对症施治,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更好的发展模式。关键之一就是一定要因企施策、一企一策或一企多策,决不能照搬照抄搞“一刀切”,应当不拘一格,眼光向外,广泛汲取借鉴省内外的成功经验,创新思维、创新打法,创造性开展工作,借助基层社改造、新建这一契机,把供销社系统建设成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创新型行业。
- 在全省供销社基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 在全省供销社基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在全省供销社基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在全省供销社基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在全省供销社基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在全省供销社基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