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uaixue5.com
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临寇,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不下十数。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其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三二百人复进,还如向法。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素时贵幸,言无不从,其从索征伐者,微功必录,至于他将,虽有大功,多为文吏所谴却。故素虽严忍,士亦以此愿从焉。
时素贵宠日隆,其弟约、从父文思、弟文纪,及族父异,并尚书列卿。第宅华侈,制拟宫禁。朝臣有违忤者,虽至诚体国,素皆阴中之。朝廷靡然,莫不畏附。唯兵部尚书柳述以帝婿之重,数于上前面折素。大理卿梁毗,抗表上言素作威作福。上渐疏忌之。素寝疾之日,炀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人,恒恐不死。素负冒财货,营求产业,东西二京,居宅侈丽,朝毁夕复,营缮无已,爰及诸方都会处,邸店,水石豈并利田宅以千百数,时议以此鄙之。大业元年,迁尚书令。寻拜太子太师,余官如故。前后赏赐,不可胜计。明年,拜司徒,改封楚公。真食二千五百户。其年,卒官。
史臣曰:杨素少而轻侠,倜傥不羁,兼文武之资,包英奇之略,志怀远大,以功名自许。然专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则知积恶余殃,信非徒语。多行无礼必自及,其斯之谓与!(节选自《隋书·杨素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素深自结纳结纳:结交 B. 郑氏奏之,由是坐免坐:犯罪(错误)
C. 多为文吏所谴却却:退却 D. 第宅华侈,制拟宫禁制:体制,规模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素“积恶余殃”“多行无礼必自及”的一组是( )(3分)
①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 ②朝臣有违忤者,虽至诚体国,素皆阴中之
③居宅侈丽,朝毁夕复,营缮无已 ④大理卿梁毗,抗表上言素作威作福
⑤其弟约、从父文思、弟文纪,及族父异,并尚书列卿 ⑥上渐疏忌之……然密问医人,恒恐不死
A.①②④ B.②③⑥ C. ①③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杨素自小才华横溢,善于写文章,擅长写草书、隶书,英俊潇洒,慷慨豪迈,但做事不拘小节,曾在家出言不慎,被妻子告发。
B. 杨素知杨坚甚得众心,且有称帝之一意,遂主动投到杨坚门下,与其深自结纳,而杨坚也知杨素之才,对其也非常器重,不久便以杨素为汴州刺史。
C. 杨素有谋略,作战时敢于赴敌,也善于随机应变,对部下“严忍”,战无不胜,被称为名将,而士兵也多愿意跟从他。
D. 晚年的杨素日益骄横,作威作福,后有人弹劾他,使他渐渐失去了皇帝的恩宠,皇帝甚至赐毒药给他,惟恐他不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妻郑氏性悍,素忿之曰:“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
(2)素时贵幸,言无不从,其从索征伐者,微功必录。
(3)朝臣有违忤者,虽至诚体国,素皆阴中之。
www.kuaixue5.com(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宫词 [唐]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8.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诗中“美人”这一形象。(5分)
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 (《荀子?劝学》)
(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
(3)赛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陆游《书愤》)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估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跟着杂志去打工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到城市的一条小街,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进农贸市场任由城里人挑拣的农副产品。
二根是第一次出来。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才壮了胆子来的。法宝一般的书啊,像想走夜路刚好遇见了手电筒,他很庆幸。
有人过来拍他单薄的肩膀:“我厂里缺人,去吗?”
二根看着那人的大肚子,结巴着问:“你给多少钱啊?”
“你是新人,1000元一个月,等熟练了涨到1500。”
二根有些动心,他记起杂志里的话,问:“我们有医疗保险吗?”
那人拧了眉头,上下打量二根,说:“有。”
“有养老保险吗?”
www.kuaixue5.com“有。”
“节假日加班的话是给300%的工资吗?”
那人笑了。露出茶叶水泡黑的牙:“给呀。”
二根也笑了:“好,我跟你去签用工合同。”
那人说:“你不是两条腿的人。是三条腿的蛤蟆吧?这么金贵!”
周围几个农民模样的都大笑起来,笑声的大和爽朗表明他们和二根划清了界限,不是同伙。
-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 ›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