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导游欢迎词湖南导游词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导游词» 正文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导游词

[04-01 15:19:19]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湖南导游词   阅读:8689
概要: 概要: 接着我们要去参观的是思云馆,这是在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过世,曾国藩特地从江西九江赶回来,亲自营建的,当作为父亲守孝的地方。“思云”二字典出唐狄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取望云思亲意。为怀念自己的父母亲,门旁的对联:“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这里介绍到的是曾国藩的思想变化,思云馆是研究曾国藩思想变化的重要史物之地。曾氏思想,一生三变,早年以程朱为依归,他一开始接触的是程朱理学传统的儒家文化,他继承和维护传统文化的核心,忠孝节义的纲常伦理,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他不会反清王朝,严守君臣界限,不敢取而代之。中年平定太平天国,“治乱世须用重典”,他采用了最为苛刻的法家思想,申韩之术,说他是曾剃头、刽子手、杀人如麻就从那时候喊出来的。1857年,可以说这一年是他人生当中最失意的时候,在江西九江湖口连连战败,他回到这学习黄老之术道家思想,主张无为,他说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老是去指责他人的过错,应该回过头来好好反省,也不要学习宋人那样拔苗助长,一切顺其自然,以柔道行之,以柔克刚。曾氏思想有所谓的一生三变,但并不是说曾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导游词,标签:导游词欢迎词,导游词格式,http://www.kuaixue5.com
    接着我们要去参观的是思云馆,这是在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过世,曾国藩特地从江西九江赶回来,亲自营建的,当作为父亲守孝的地方。
“思云”二字典出唐狄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取望云思亲意。为怀念自己的父母亲,门旁的对联:“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这里介绍到的是曾国藩的思想变化,思云馆是研究曾国藩思想变化的重要史物之地。曾氏思想,一生三变,早年以程朱为依归,他一开始接触的是程朱理学传统的儒家文化,他继承和维护传统文化的核心,忠孝节义的纲常伦理,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他不会反清王朝,严守君臣界限,不敢取而代之。中年平定太平天国,“治乱世须用重典”,他采用了最为苛刻的法家思想,申韩之术,说他是曾剃头、刽子手、杀人如麻就从那时候喊出来的。1857年,可以说这一年是他人生当中最失意的时候,在江西九江湖口连连战败,他回到这学习黄老之术道家思想,主张无为,他说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老是去指责他人的过错,应该回过头来好好反省,也不要学习宋人那样拔苗助长,一切顺其自然,以柔道行之,以柔克刚。曾氏思想有所谓的一生三变,但并不是说曾氏是从儒到法又从法到道家思想,“一尊宋儒,不废汉学”,说的是他没有门户之见,中国的儒、法、道、佛甚至看相用人之术,他都各采其长,故被学术界认定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走进里边,正中间挂的是曾国藩的画像,曾文正公像,“文正”两个字是清朝对文臣的最高谥号。前面已说过清朝268年里总共才8个文正公,他就是其中的一位。旁边红底的对联,“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这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所作。上联写到曾国藩的出生背景,出生在一个中农家庭,耕读世家,家风半读半耕;下联写到他的父亲非常执著,曾经考过17次秀才,在他43岁那年才中秀才,所以最后他写到且将艰巨付儿曹,将他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下一代。这边介绍的是曾家的家世溯源,曾家祖籍是山东的嘉祥县,然后迁到江西,再到湖南的衡阳,再到双峰荷叶,他的第一代祖是曾参,即曾子,孔子的72贤徒之一。曾国藩的母亲江太夫人是他的妻子欧阳氏是衡阳人,她也是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欧阳凝祉就是曾国藩的老师。
(  书房、卧室)书桌上方挂了一幅字,“每日清晨一柱香,谢天谢地谢三光,所求处处田禾熟,但愿人人寿命长……我若贫时也不妨”。映应了他的理想,希望国泰民安,家庭和睦,干戈平息,希望能和平相处。门旁的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曾国藩是一个汉人,而当时是满清王朝,满人的天下,所以官场如战场,他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时不忘地狱,要居安思危;而下联意为虽然处于逆境,但也要坦坦荡荡,要畅天怀,心态要积极。里边就是曾氏的卧室,摆放了比较简单的家具,宁波床、茶几、书桌,旁边的对联“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忧以终身,乐以终身”。意思是跟好的人相处,把好的东西传给别人;下联则为人生无常,有苦有甜,要用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这边也是曾国藩早年所写,“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立志高远,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不要那么在乎结果,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书房:曾国藩在他的一生当中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清朝由于有他便出现了短暂的同治中兴的局面,他的妻子欧阳氏很贤惠很有才气,清封一品夫人,一品侯夫人,一品侯太夫人,享年58岁。
青少年时期:他的出生地白玉堂,离这九公里,风水特别好,因为它的后面有一座这样的山,名叫高嵋山也叫高帽山,都说像清朝的官帽一样,看到这边还写有一首诗“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这是曾国藩《岁暮杂感》中的第二首诗,这一年,曾在京城呆了整整一年,到年终因为要参加第二年的恩科,仍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对于一个年仅25岁的第一次出远门的年轻学子来说,思乡之情可想而知,诗中真挚地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深切思念之情。黄金堂几乎没有什么建筑了,只剩一个遗址了。蒋市街现名井字街,这里是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蒋琬的出生地。底下是曾国藩早年就读的书院和他的早期学友简介,京师生涯,仕途亨通,曾国藩十年七迁,官至二品。在朝廷的六部侍郎里边,担任过五个部的副职、礼部(宣传、教育)、兵部(国防)、工部(建筑)、刑部(司法)、吏部(组织、人事)。这边介绍的是改变了他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件事情,他统领湘军,成为湘军统帅。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在赴江西任乡试主考官途中得知母亲去世,便上奏请假回家守孝。咸丰三年(1853年)以一个在籍侍郎的身份在湖南办团练,在衡阳练水师,最后带领的这支湘勇不仅成为了太平天国的掘墓人,同样也开创了湖南一个最为鼎盛的人才群体。罗泽南,一代儒将,双峰县石牛人,早期的湘军将领。郭嵩焘,湖南湘阴人,晚清第一位出使英国的外交大臣。杨岳斌,湖南长沙人,湖北提督,陕甘总督。彭玉麟,衡阳人,兵部尚书。胡林翼,湖南益阳人,湖北巡抚(6年),对于当时整个湘军和东南战场,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都说湘军是从曾国藩开始,到后来有蔡锷、谭嗣同、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都相继从湖南走出去,所以人们“无湘不成军”。
    初出屡挫,虽屡战屡败,但他屡败屡战,越挫越勇,心态非常积极。
1864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克复金陵,举办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六个第一,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第一家书局,第一尊大炮,第一艘火轮船,第一家翻译局,派遣了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魂归故里:和他的夫人合葬在长沙望城坪塘伏龙山,现墓地保护开发得非常好。
曾氏文献及后人评说曾国藩
    曾广钧展厅:曾重伯,派名广钧,号环远,系曾国藩长孙,亦是其孙辈中的佼佼者, 23岁中进士,入翰林,是翰林院中最年轻的一位,有翰院才子之称。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曾重伯奉旨“记名”出使大臣,统军援朝鲜,后在朝虽未正式开战,中日便讲和了,但其军事才干亦能体现,他支持维新变法,参加新党,在诗文方面很有造诣,有“诗界八贤”之称,著有《环天室诗集》行世。秋瑾曾拜曾广钧为师,学习作诗。
曾广钟是曾家讲新教育的先锋,也是曾家第一个加入基督教的教徒,他在长沙设立中国基督会及明诚小学。
    曾广珊,曾纪鸿的独生女儿,从小受其母亲郭筠的影响,非常喜欢作诗,著《缦华仙馆诗抄》,他的儿子俞大维,曾担任台湾国民党国防部部长。
   曾广镕是曾纪鸿的五子,他的夫人是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的女儿,他的女儿曾宝施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上一页  [1] [2] [3] 


Tag:湖南导游词导游词欢迎词,导游词格式导游欢迎词 - 湖南导游词
上一篇: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