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半开放式。基本式:各小组研究的主题相同但具体题目互不相同。特点是,学生必须在统一的主题范围内,自主选择研究题目。变式:与基本式的区别就在于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都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
(3)集中式。基本式:由全体同学讨论或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一个引起广泛兴趣的研究题目,作为唯一的研究题目,各合作学习小组独立开展研究。这种组织方式研究的视角、方法、过程及至结果各不相同,差异性大,“组间竞争“可能比较激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课余收集大量有关资料,各组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交流研究结果。
4.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形式的评价
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的特征是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 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评价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八.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更重视过程。诸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
更重视应用。研究性学习评价强调的是学生在问题提出和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 识,既促进学生对知识价值的反思,又加深知识内涵理解和掌握,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结构。重视的是学生主动探求、创新勇气和能力综合等在更高层次的发展。
更重视体验。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精神自我认 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
更重视全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学习的潜能,为他们进 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个别化的评价方式创造了条件。
2.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情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3.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至于有的学生成果获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俭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境中掌握和
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4.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1)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操作时可以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2)评价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3)研究性学习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一般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某一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要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