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基层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群众联系不紧密。一是基层调解组织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面对群众诉求,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部分村民委员会在征地拆迁中,没有认真作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将矛盾推向政府。二是基层司法体系的法制宣传、协调处理民间纠纷的功能没有很好到位,主动性、参与性还不够强。三是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的发挥有些松散,基层调节职能和力量有待加强。如在农业方面出现的一些土地开发、承包等矛盾和纠纷面前,综治工作的功能没有很好发挥。
5、社会思想道德教育滞后,群众的思想素质有待提高。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思想道德的建设,致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
www.kuaixue5.com要求成了一句空话,致使部分群众的思想素质没有得到提高,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大局意识、法制意识淡薄,个人主义、私利观念严重,总想多占便宜,多拿报酬。这也是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和矛盾增多特别是群体(集访)事件发生的原因。
四、长效机制的建立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中,要求认真总结组织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活动的经验,加强制度建设。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建设,强化机制创新,巩固和发展领导带头、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增强解决信访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不断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一)谋划超前,把握全局,建立和完善源头治理机制。
1、认真落实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一是严格按照《关于印发﹤璧山县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报告制度﹥和﹤璧山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制度﹥的通知》(璧山委办发〔20xx〕118号)精神,切实把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做为制定政策、实施建设项目、施行改革方案的前置程序和必要条件,做到重大事项出台前有风险分析预测,实施后有稳定责任追究,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的超前预测机制。要积极通过开展社情民意日志活动;坚持信息排查制度,特别注重对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排查;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的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防患于未然。如县运管所在出租车的投放上就严格按照璧山委办发〔20xx〕118号的规定,进行了风险评估预测,有效减少了矛盾的发生。
2、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责任制度。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的稳定制度,坚持每月一次日常性排查和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专项检查,绝不能走过场,敷衍了事。二是在排查中,对一些苗头隐患要引起高度重视,“火眼金睛”,绝不能发生“人不知,鬼不晓”事件。三是对排查出来的事件或问题,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化解和排除,决不能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让小事情酿成大事件。四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面大的矛盾纠纷和疑难复杂信访案件进行集中梳理,逐案登记建档、逐案分析症结、逐案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逐案落实处理责任,强化“五个一”(即一件案子、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和“四定五包”(即定领导、定专人、定方案、定时限,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置)责任制度,确保问题限期得到解决。
3、加强初访接处机制。一是切实规范接访人员的语言行为,避免不良言行使信访人产生不满。二是认真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全力抓好初信初访的受理,做到“桩桩有人管”,避免群众前来反映诉求找不到“人”的现象。三是突出抓好初信初访办理,做到“件件有着落”,避免敷衍、推、拖现象的发生。四是强化抓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坚持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把问题解决到位,矛盾化解到位,以解决绝大多数初信初访问题,有效防止
“问题积累、矛盾上行”的现象。
4、建立经常性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各级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法制的宣传教育,做到“执法者要掌握法律,一般干部要熟悉法律,普通群众要了解法律”,营造一个人人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5、建立健全信访信息共享机制。利用互联网、数据库等先进技术手段,促进信访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实现信访同公安、交通、劳动、民政、司法等多系统的资源共享。整合资源聚合力、畅通渠道抓信访,构建体系完备、高效有序的大信访格局,促使化解矛盾步入“快车道”。
(二)反应快速,处置有力,建立和完善矛盾化解机制。
1、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预案机制。要把困难想在前面,工作做到前面,根据预案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群体围堵党政机关和冲击党政机关办公场所的,在党政机关示威、静坐、下跪以及阻断交通干(道)线,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非法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等等扰乱正常信访秩序、社会治安秩序和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相关责任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精兵强将立即进行分类处置。
2、建立和完善重信重访治理机制。坚持以“事要解决”为核心,把重信重访治理纳入经常性工作。一是认真及时办理群众来信工作。切实转变“重访轻信”的思想观念,高度重视群众的来信工作。二是认真及时办理群众诉求,凡因政策确实造成群众利益受损的,给予补偿;对确实没有因政策失误给群众带来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可考虑转非,办理低保、社保、医保,并积极提供就业机会;对因政策不一致造成的,如征地补偿安置费标准,要耐心细致的做好工作。三是进一步切实加强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坚持年初对上年群众来信求决类、批评建议类的重复信(以绝对户数为准)统一交办一次,认真督促责任单位进行调查,切实做到“疑点未核实的不放过、政策把握不准的不放过、定性缺乏依据的不放过、事实未查清的不放过、信访人未签字说明情况的不放过”,推动“事要解决”得到真正的落实。
3、强化领导包案机制。一是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强化领导包案责任。认真执行“四包”的同时,对一些重复上访的重点信访案件,办包案领导与包案的部门负责人、具体承办人一同带案下访,深入基层组织或当事人家中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稳控当事人的思想情绪。二是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公开听证会商”、“邀请群众参与”等方式,公开案情诉求、公开办理过程、公开处理结果,提高处理问题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消化一批“骨头案”,从而息诉息访。
- 信访局关于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及长效调处机制的建立调研报告
- › 信访局关于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及长效调处机制的建立调研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信访局关于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及长效调处机制的建立调研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信访局关于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及长效调处机制的建立调研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信访局关于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及长效调处机制的建立调研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信访局关于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及长效调处机制的建立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