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在鉴定碎屑岩时,除观察颜色、碎屑成分及含量外,尚需特别注意观察碎屑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在鉴定泥质岩时,则需仔细观察他们的构造特征,即看有无页理等;在鉴定化学岩时,除观察其物质成分外,还需判别其结构、构造,并辅以简单的化学试验,如用冷稀盐酸滴试,检验其是否起泡。
断层与河:
断层就是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相对位移的一种断裂构造。为什么说王坑-五陂下这条河流是断层呢?因为断层面一般不是一个单一的面,其宽度一般由数十厘米到数十米。破碎带内常充填有经过揉搓的大小不等、成分杂乱的岩石碎块或碎屑、岩片,一般情况下,断层规模越大,破碎带越宽,结构越复杂。破碎带岩层破碎,抗风化能力小,因此,沿破碎带分布的方向上一般地势较低,经流水常年的冲刷后便发展成啦规模不等的河床,有的规模较大的就成为江或湖泊。象我们中国的黄河、长江都是些大的断层。结合易老师给我们讲过逢沟必断的理论,所有说王坑-五陂下这条河流是由断层经上流常年稳定的水源冲刷形成的。
实习时间:20xx年5月25日
实习地点:清溪孽龙洞
孽龙洞位于距萍乡市区上栗县福田镇清溪村,萍乡孽龙洞 素有"吴楚咽喉"之称,萍乡市位于江西省的西部,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端。
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的孽龙洞,经科学家考察论证,孽龙洞是一个形成于1.8亿年前的天然溶洞,长4公里,内有地下河贯穿首尾,常年流水不断,泉声沸然。水声淙淙如弹琴,瀑布倾泻似雷鸣。“洞天飞瀑”十分壮观,清泉从9米峭壁上飞流直下,跌入碧潭,激起无数浪花,颇有“卷起千堆雪”之势。有一块巨石上有一“天池”,它的边沿由薄如瓷碟,形似荷花瓣的石钟乳叠砌而成。池水清澈见底,池底几株石花,洁白如玉,似海中珊瑚,璀璨绚丽,美不可言,令人拍掌叫绝。“灵泉”终年保持不溢不落的水位, 留给人们一个不解的谜,“蘑菇山”清流淙淙,环山而下,迭次汇成多处小瀑,正是“黄山无悬流飞瀑”。
孽龙洞内石乳遍布,形态万千,是一座石头模型的地下艺术长廊,那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自然生成的,有的似仙女下凡,有的如仙人对弈,有的似仙鹤长鸣,有的如蛟龙探海。还有那耸立的“宝塔”,参天的“玉树”,悬挂的“瓜果”,挺拔的“神针”,飘落的“罗幔”,无一不形象逼真。就像一件件精致的工艺珍品,无不神奇绝妙,惊叹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质研究区域。
喀斯特地貌生成的必要条件: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岩层上形成的地貌景观。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被酸性的水溶解。自然界里的水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岩溶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碳酸,再与生物作用产生的碳酸一起,与地下的石灰岩发生反应。碳酸钙盐类岩中的钙离子被碳酸转移出来,并被地下水带走,看似坚硬的岩石就这样被水一点点溶蚀了。按地貌景观特征,岩溶地貌又分为多个类型:以石芽、石柱为特色的石林型,以峰丛、峰林为特色的桂林型,以大峡谷为代表的三峡型、以及以溶洞为代表的溶洞——清溪孽龙洞
所以,它的形成必需具备以下3个条件:
1、 可溶性岩石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 ,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
2、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及溶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3、流水作用
1.流水的溶蚀作用
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
2.流水的流动作用
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
实习时间:20xx年5月27日
实习地点:新泉、三口岩
这里与五陂下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有大面积的变质岩系的存在。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既决定于原岩性质,还与变质作用的性质、强度密切相关,因此变质岩具有自己的矿物成分特点,又和火成岩、沉积岩有一定联系,且比它们更复杂多样。主要在变质岩中出现的矿物:刚玉,石墨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叶腊石,十字石,堇青石硬绿泥石,硬玉,浊沸石方柱石,钠云母,绢云母
帘石类,葡萄石,硬柱石绿纤石,钙铝榴石符山石,绿泥石,阳起石蓝闪石,滑石,蛇纹石直闪石,硅镁石,透闪石钙镁橄榄石,钙铁辉石蔷薇辉石,硅灰石等。原岩受变质作用的程度不同,变质情况也不同,一般分为低级变质、中级和高级变质。变质级别越高,变质程度越深。如沉积岩粘土质岩石在低级作用下,形成板岩;在中级变质时形成云母片岩;在高级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如右图)
变质岩---结构和构造特征
岩石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和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特征,称之为结构。变质岩的结构,颇为特别,因为其是一种转化改造原岩的岩石。根据成因,其结构一般可分为四类:碎裂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和交代结构。
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和分布所反映的岩石构成方式,着重于矿物集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按其成因可划分为三类:变余构造,变成构造和混合岩构造。
结构构造是变质岩的重要特征,常用作变质岩分类命名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结构和构造的研究,还可以了解变质岩的原岩,判断原岩所经受的变质作用、环境、方式和程度等特点。
-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含日记)
- ›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含日记)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普通地质实习报告(含日记)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普通地质实习报告(含日记)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普通地质实习报告(含日记)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普通地质实习报告(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