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德育成为大家的事,陈经纶中学对学校各类人员的德育职能进行了细分,总结为:学科老师是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要做到我教我管我负责,对自己课堂出现的不良现象熟视无睹或者直接交给班主任,是一种不负责任甚至是无能的表现;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后勤人员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行政人员是德育工作的管理力量;社区员工是德育工作的补充力量。学校各类人员见到学生中间的不良现象都要主动去管,至少要做到去提醒学生,管不了不要紧,可以向专职的德育工作人员汇报,如果自己不主动去管,反而说风凉话,对学校德育工作说三道四,这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说严重一点就是自己的道德有问题。
为了保证全员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就有必要树立各类德育人员如后勤人员、
2、自管自育。华东师大特级教师肖家芸曾说过,“学生教育管理中,重盯轻导,重管轻育,重育分轻育人,德育成为看管盯,偏离了教育的真谛,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陈经纶中学以“八好班集体”建设为载体,建立了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有效平台和机制,该系统由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学生自治管理体系为骨架,通过全员德育落实反馈激励,完成学校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实现学校的有序、和谐、稳定,推动“规范、和谐和学习型”班集体的形成。
“八好班集体”是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教育系统有效运转的载体和抓手。学校从“学生出勤好、仪容仪表好、师生和谐好、公物维护好、教室整洁好、参加活动好、行为习惯好、课堂秩序好”8个方面提出了班集体建设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使班集体建设有了目标、方向、标准和抓手,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教育功能,实现了在集体中,利用集体,进行集体教育。
陈经纶中学的三级学生自治管理体系又叫“部委制”,班委由15个职能细分的班委成员组成,与此相对应,学生会由15个部组成,成员除了几个专职学生会部长之外,还包括相对应的各班班委成员,各个部委根据职能不同相应归属学校各个处室领导,德育处(即政教处)对各个处室(部委)给予支撑和管理。
这一系统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学生自管自育;充分发挥集体向功能,推动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处室管理功能,落实全员德育。
3、生活德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核心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中央8号文件和新课程改革也分别提出了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但是,在考试和升学仍然是社会评价学校的重要标准,安全问题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焦点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能否真正得到落实?这是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陈经纶中学认为,学校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构建了“星级评定志愿服务教育系统”,建立学生志愿者组织,积极走进社区和社会,构建了“人生远足社会实践教育系统”,提出了用“人生远足”承载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承载综合社会实践课程的思想。
星级评定志愿服务教育系统。陈经纶中学“星级评定志愿服务系统”是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文明礼仪教育和奥运教育的理念,将活动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并引进了“星级评定”机制。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员扩展到全校所有同学,志愿服务的范围延伸到家庭、班级、学校、社区和社会各个方面。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奉献精神的教育,更是一种“以爱育爱”的教育。同学们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爱,在爱的奉献中传递爱,在爱的传递中学会爱。志愿服务活动还将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奥运教育融入其中,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
人生远足社会实践教育系统。人生远足综合社会实践课程根据远足的地域不同分为市内课程、省外课程、国外课程三个部分,每学期安排3—5个主题和线路。具体作法是,学校根据季节特点、学生的需求和课程设计的需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运用祖国的大好风光、民族的悠久的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最直观、最直接地教育、感染、熏陶学生。
通过人生远足,使学生“与名人对话”、“与历史握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在游历中锻炼自我、挑战自我;在交往中体验情感,发展友谊;在总结中感悟人生,提升人格。
- 新课改与学校德育创新研讨会学习总结
- › 新课改与学校德育创新研讨会学习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改与学校德育创新研讨会学习总结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改与学校德育创新研讨会学习总结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改与学校德育创新研讨会学习总结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改与学校德育创新研讨会学习总结